湖南信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探访红色地标 激荡青春壮志
969 2025-07-25
2025年7月中上旬,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先森”绿色防控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句容市各乡镇5个村,开展了以“绿色防控,科技兴农”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密切交流,通过实地调研、绿色防控政策宣讲和技术推广,将绿色农业理念与创新防控技术带到农业生产一线,为句容市农业绿色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脚步丈量民情,调查研究知农情
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开展了细致入微的实地调研。他们与农户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田间取样等方式,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的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依据。在句容市华阳镇吉里村村书记施雪娇的带领下,实践团来到吉里村的田埂边,仔细察看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病虫害状况。村民细致介绍了不同水稻的生长态势、病虫害发生情况,团队成员也深入询问了每年的农药施用量,以及这些农药主要针对的病虫害类型。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部分农户对病虫害的认知存在不足,依旧依赖传统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这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还对土壤、水源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潜在威胁。针对这一问题,实践团成员耐心向农户讲解绿色防控的重要意义与必要性,引导他们转变防治观念,采用绿色、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手段。
“智汇”乡村振兴,绿色防控技术下乡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实践团带来了团队研发的一款绿色诱芯诱捕器,并现场为农户进行安装和示范操作。此款绿色诱芯诱捕器利用昆虫的性信息素,目前已申请《一种昆虫信息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微生物源绿色缓释诱芯及其生产方法》虫害相关专利3项,能吸引并捕杀害虫,具有高效、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实践团负责人裴可欣在指导老师彭金凤博士的带领下,将技术试验田选在了蔡门村的玉米地,重点开展绿色诱捕器的安装与试用工作。针对当地玉米螟、黏虫等主要害虫,我们选用了搭载特异性信息素的诱捕设备,在玉米拔节期完成了诱捕器的布设。据蔡门村书记袁佳介绍,过去当地农户采用传统种植模式,多依赖化学农药杀灭害虫。然而,这种方式在除虫的同时,也误杀了青蛙、鸟类、寄生蜂等害虫的天敌。自蔡门村发展玉米种植以来,带动当地农户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各类有益生物的数量随之逐步回升。村民们明显感觉到,田间的蛙鸣愈发嘹亮,树上的鸟类也更为活跃。这些自然天敌与诱捕器、天敌释放等技术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构筑起更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让蔡门村的农田真正迈入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绿色防控宣讲,生态意识入心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技术帮扶之外,实践团还开展了多元化实践活动。组织环保知识宣讲,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团队走进现代农业展示馆做讲解志愿者,开展病虫害科普活动,带领孩子们领略生物防治的奇妙世界,培育新时代“生态小卫士”;走进句容唐陵村参与江苏省句容月季科技小院的落地建设,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创新。
此次“林先森”绿色防控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句容市农业生产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实践团成员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智慧,为农业绿色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展现了新时代农林学子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魏爽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