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助农团队深入调研,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媒体发稿中心 2025-07-24 11:33

果蔬飘香,生机盎然。走进天王镇唐陵农夫驿站采摘园,藤蔓间的葡萄颗粒饱满,田垄里的蔬菜色泽鲜亮,各类果蔬长势喜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7月中旬,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助农”实践团,怀揣“用科技赋能农业,让土地焕发新活力”的信念走进唐陵村果蔬园。团队正在创新研究一款复合多糖刺激素,它能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强植物抗逆性,助力作物提质增量,全方位为当地农业发展出谋划策,持续注入新的动能,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更有奔头。

青年学子扎根田野:以初心践行强农承诺

“从小看着父母在田里起早贪黑,却常因种植技术不足导致收成受影响,那时就想,要是能有办法让庄稼长得更好就好了。”来自山东种植大户家庭的李传琪,道出了加入“科技助农”团队的初心。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2023 年9月,他考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重点专业林业技术专业后,便主动加入团队,投身植物刺激素应用研究项目。如今,他已跟着团队走过多个种植基地,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用脚步丈量农业发展的需求。


/uploads/allimg/20250724/1-250H4113354935.jpg



/uploads/allimg/20250724/1-250H4113354306.jpg


科研团队攻坚破题:以技术破解种植难题

植物刺激素作为提升作物生长质量的关键“助剂”,能增强植物抗逆性、促进养分吸收,却长期面临“应用效果不稳定”“抗胁迫能力不足”等问题。为此,“科技助农”团队聚焦这一领域,开启了长达两年的调研与研发—他们的足迹遍布22个区县,走访37家农业企业、132户种植户,收集313份发酵料样本,在海量数据中寻找突破方向。


/uploads/allimg/20250724/1-250H4113404536.jpg



/uploads/allimg/20250724/1-250H4113405229.jpg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经过千余次配方调整与田间试验,项目负责人李传琪目前已申请《一种高效生物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一种生物刺激素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等专利3项,产品正在试用阶段,田间试验表明,团队研发的产品不仅能提升肥料利用率18%以上,还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植物保水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作物品质与产量。“我们做的不是实验室里的‘纸上谈兵’,而是能真正解决种植户难题的技术。”团队负责人介绍。

校地携手共促振兴:以合作激活产业动能

“既想提高产量品质,又想减少化肥使用,一直是我们的追求。” 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唐陵村书记刘树安的话,道出了许多种植户的心声。此次团队来到唐陵碳汇产业学院,在园内选取果蔬等幼苗开展对比试验,现场标记、记录数据,为后续效果追踪打下基础。“有高校技术兜底,我们试新方法更有底气了!”采摘园负责人难掩期待,提出深化合作意向,希望将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田间生产力。


/uploads/allimg/20250724/1-250H4113405605.jpg



/uploads/allimg/20250724/1-250H4113405b2.jpg



/uploads/allimg/20250724/1-250H4113405H3.jpg


此次“科技助农”团队走进唐陵采摘园,是我校推动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一次生动实践。团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强农兴农”使命,探索出了一条高校科技下乡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通讯员:李健昱)



下一篇: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打好 “虫口夺粮” 攻坚战 绿色防控助力农业振兴
上一篇: 厦门医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星”同行,用爱共赴云霄之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