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退役大学生创新红色研学浸润童心

媒体发稿中心 2025-07-23 16:11

7月20日上午,湖北省襄阳市烈士陵园前的广场上童声阵阵,笑语盈盈。湖北文理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青锋假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正带领着凤雏社区的儿童,开展“童心向党爱我中华”红色研学活动。组织者中活跃着退役大学生士兵的身影,他们将部队锤炼的坚毅品格融入志愿服务,用画笔描绘与情景模拟游戏,让红色基因浸润童心。

964bfe9a-597d-4ec4-8a42-39eebb8b6927.jpg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在“共绘蓝图”红色主题绘画环节,志愿者悉心为孩子们分发画笔颜料,讲解国旗、党旗的象征意义,讲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们要把烈士叔叔们守护的祖国画得壮丽多彩!”一位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边专注涂色边说道。不一会儿,一幅幅作品跃然纸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雄伟的天安门庄严肃穆,还有孩子们心中的“英雄战士”昂首挺胸……,每一笔色彩都承载着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对先烈的崇敬。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重走长征路”趣味互动游戏。志愿者们铺开印有长征路线图的画布,从瑞金出发,途经遵义、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最终抵达延安,关键节点清晰标注。孩子们手捧网球,通过调整画布倾斜角度和控制力度,引导小球沿着路线“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小朋友们,当年红军叔叔就是从这里出发,历经千难万险才到达延安,我们的小球也要勇往直前,不能‘掉队’哦!”退役大学生士兵徐宇龙在一旁引导讲解,他将军旅生涯中对革命精神的理解,转化为孩子们易于接受的生动语言。“红军叔叔走了那么远的路,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真了不起!”一位刚完成挑战的小男孩捧着球,由衷地对志愿者说。


“穿上军装守护家国,脱下军装传承红色基因,这是我们的责任。”退役大学生士兵王子铭表示:“我们想把军营里感悟到的‘坚持’‘担当’,用研学体验活动,传承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让‘爱党爱国’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张萍、刘佳怡、王子铭)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相关新闻】

活动接近尾声时,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围坐一圈,开展“红色故事会”。退役大学生士兵刘佳怡拿出一个泛黄的旧军用水壶,轻轻擦拭后递给孩子们传看。“这是我在部队时班长送给我的,它曾经陪伴过许多战士穿越风雨。”她柔声讲述着水壶背后的故事——在一次抗洪抢险中,战士们轮流用它传递清水,哪怕自己口干舌燥,也要把最后一口水留给受伤的群众。孩子们睁大眼睛,小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水壶上的划痕,仿佛触摸到了那段炽热的岁月。 


“我们还能为祖国做些什么呢?”一个戴眼镜的男孩突然举手问道。志愿者张萍笑着展开一幅中国地图:“看,我们的祖国像一只昂首的雄鸡,每一片土地都需要守护。你们可以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将来用知识建设家乡,用善良帮助他人。”她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我要当科学家造火箭!”“我想和兵哥哥一样保护大家!”夕阳的余晖洒在广场上,将孩子们的笑脸映得通红,宛如一片跃动的火苗。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收到了意外惊喜——凤雏社区的老党员李奶奶颤巍巍地捧来一筐红苹果:“孩子们说今天学到了‘分享’,这果子你们必须收下!”原来,活动中的“半条被子”情景剧让社区孩子们深受触动,他们自发将家里的水果攒起来送给养老院的老人。退役士兵王子铭接过苹果,喉头微哽:“红色教育不仅是讲述历史,更是在创造新的故事。” 


返程的车上,志愿者们翻看着孩子们留下的画作:有的在长城旁添上了戴军帽的小人,有的把火箭画成五角星的形状。车窗外的晚霞漫天,如同先烈们守望的目光,温柔地笼罩着这群继续书写红色故事的人……


下一篇: 厦门医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与“星”同行,用爱共赴云霄之约
上一篇: 苏州科技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社区开展“共话运河情,凝聚民族心”主题系列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