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师范学院“地资探微,科普弘道”:“三下乡”社会科普活动

媒体发稿中心 2025-08-04 16:33

微光聚力,山海同辉,历史长河中,平凡之力亦能书写非凡篇章。我们无需只仰望星空,纵然微小如尘雾,黯淡若莹烛,亦当铭记“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以莹烛末光增辉岁月”。正是无数微光的汇聚,方能铸就时代的壮阔波澜,令岁月因奉献而璀璨,山海因点滴而愈雄。“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正是党和国家推动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实践。此刻,让我们聚焦这群肩负使命的践行者——我们的青年志愿者。

启程:跨越山海,青春赴约

胸怀“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为国家未来”的信念,近日,地理与资源学院的志愿者们整装出发,奔赴贵州省六盘水市云联学校。

初聚:搭建营垒,播种希望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当日下午3时,志愿者、云联学校教师与夏令营学员们首次齐聚一堂。秉持“三尺讲台连城乡,一颗初心育新苗”的理念,大家共同熟悉环境,明确职责分工与学习任务,组建预备营,并认识各班小负责人,为即将开启的夏令营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融合:理念交汇,践行知行

下午5时,一场简短而高效的交流会在志愿者团队与云联学校优秀教师及班主任间展开。双方聚焦优秀教育理念,并深入探讨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

力行“小先生制”:陶行知先生视儿童为普及教育的关键力量

本次夏令营将积极践行其倡导的“小先生制”——鼓励孩子们化身“小先生”,将所学所知传授给同伴。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能力锻炼、自信提升与责任感培养的宝贵过程。


知行合一:躬行践履,深化所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短暂而珍贵的“三下乡”实践,正是我们践行此道的良机,如下

首先,专业深化:紧密依托地理与资源学科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巩固与提升理论认知;其次,知行转化:让理论之“花”在实践的沃土中绚丽绽放,让躬行之“汗”浇灌出更丰硕的专业成果;最后,心灵同行:以真诚关爱与丰富活动,与阳光少年们“美丽心灵,快乐同行”,共绘成长画卷。(王樱洁、谷琪林、刘馥佳)


下一篇: 浙江师范大学“饼饼有礼”实践队赴十四都村调研:以非遗团圆饼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上一篇: 西安财经大学“统心协力”社会实践队赴石楼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