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传千载慧,福护万家安:河南科技大学护理学子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媒体发稿中心 2025-08-14 17:30

近日,一支承载着传承中医药文化、普及健康知识使命的实践团队——“中护传承,医路安康”,足迹遍布丰润路社区、兴隆花园、叶沟村等20余处城乡角落,精心开展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中医药宣讲活动。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团队以创新化的呈现形式为抓手,辅以扎实细致的数据调研工作,不仅让中医药的千年智慧如春雨般浸润群众心田,更用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果,深刻彰显了中医药科普工作在当下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亮点创新:传统智慧与现代传播的碰撞

本次宣讲活动创新设计了多项环节,让中医药文化真正“活”起来。

故事化传播,点燃文化共鸣

在社区活动点,团队成员以《长工的兔子》等中医趣味故事为切入点,穿插互动问答环节,引得居民们踊跃参与,大家在聆听中悄然感悟着中医药的博大精深。这种“以故事载文化”的方式,让原本深奥的中医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深受各年龄层居民的欢迎。

沉浸式体验,强化知识记忆

充满童趣的活动现场,“动手学中医”成为最大亮点。在“中药材猜猜猜”游戏环节,孩子们通过触摸药材模型辨识名称;“五窝拍拍歌”将穴位拍打编成儿歌,小朋友们边唱边拍,欢声笑语中掌握了保健方法。

团队队长带领小朋友们玩游戏(韩贝儿摄)

成果实效:数据案例见证活动成效

本次中医药科普活动辐射多个地区,累计吸引超 800人次参与,同步回收有效调查问卷 300余份。通过数据量化分析与真实案例佐证,活动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深化认知渗透,推动知识落地

活动显著提升了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的掌握深度与应用主动性:问卷调查显示,84.34%的参与者能精准阐述艾叶“温经止血,散寒调经”的核心功效,87.95%可准确描述枸杞“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药用价值;经活动引导,居民对中药材的辨识准确率从初始的63%跃升至82%;同时,大众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医药养生知识的意愿呈现明显增强趋势。

锚定需求偏好,优化科普路径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问卷数据分析清晰呈现了居民对活动形式的偏好特征,为后续科普策略调整提供了精准依据:两类互动形式最受青睐,分别是“趣味互动游戏”和“沉浸式体验活动”,各占比35.74%;选择线上课程的受访者占比仅为6.43%。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活动团队已明确后续优化方向,进一步贴合居民需求,提升科普实效。

模式创新:打造中医药科普新范式

团队在实践中的创新探索,为中医药普及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分层设计,覆盖多元群体

针对不同受众特点定制内容:为青少年设计互动游戏,为老年人讲解慢性病调理,为上班族推送“午间养生贴士”,实现精准传播。

科技赋能,数据驱动优化

通过问卷调研实时收集反馈,利用数据分析认知盲点与需求痛点,以数据指导后续活动策划,形成“宣讲-反馈-改进”的闭环。

跨界融合,拓展健康内涵

将中医药与急救技能、生活日常等相结合,打破学科壁垒,展现中医药在现代健康体系中的多元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守护这份遗产是我们的责任。”本次活动不仅为基层群众搭建了接触中医药文化的桥梁,更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别样光彩。实践团将以本次活动为起点,继续以创新为翼,让中医药智慧飞入更多百姓家,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成员:王逸云)


下一篇: 中国石油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基层进行“推普”实践
上一篇: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奔赴徐州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感受文化之美,蓝韵新承志愿服务团队非遗文化之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