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理工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纪实 | “小岗情”引领“村村富”
879 2025-08-18
近日,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人文学部“纹有所遗,数智成新”蓝韵新承暑假社会实践奔赴东家智创暑假AI设计实战营公开展为期十八天的实践活动培训。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实践队员通过本次培训,加强志愿服务团队对中国传统非遗“蓝印花布”的认识与学习,以及加强数字科技技能的培训,为之后的“纹有所遗,数智成新”实践活动开展打下基础。
本次培训时长为十八天以“传统文化学习”和“AI智能设计”为主线,通过“专业课堂讲座”,“实地探查学习”,“数字产品设计”为三大特色学习板块,在学习非遗文化的同时,将所学习到的文化知识运用于科技创新之中,将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融合,创造出非遗文化现代性产品,深耕传统文化内涵,发挥其时代价值,助力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现代创新与传承。
队员们充分利用南通市的丰富非遗文化资源以及现代科技创新资源,跟随培训老师参观非遗文化博物馆,并与老师学习科技技能支持,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进行融合创新,打造属于当代的非遗文化产品;并且将其与教学方式相结合,打造一种新的美育方式。希望不仅学习到我国传统非遗文化与科技技能知识,更能运用并创造符合现代社会的非遗文化科技产品,传播非遗文化,让非遗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非遗文化传承之火永续不断,掀起非遗文化学习热潮,助力我国非遗文化传承战略实施。
此次社会实践培训活动获得培训老师及培训机构的高度赞美与肯定,称赞为志愿者们为“非遗文化传播者”,希望在未来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不断学习与研发。学校未来将继续鼓励青年学子学习中国传统优秀非遗文化,将专业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让青春梦想飞扬,实现人生价值,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