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如东县:推行多维监管,让环卫市场化作业高质更高效

小编 2025-11-10 17:29

日前,如东县公布了9月份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考核结果,服务单位最终得分为89.7分。这一分数的背后,是该县自去年4月试行新版《如东县城区环卫作业市场化运营考核办法》以来,构建起的一套更为科学、精细且全面的监督评价体系。通过丰富监管手段、强化结果运用,如东正着力推动市场化环卫服务从“有人管”向“管得好”深化转变。

据如东县城市管理局环卫科科长朱晓建介绍,每个月的考核总分,是综合多项指标后的结果。其中,“服务质量”部分,依据新修订的考核细则,综合了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提供的相关工单、县环卫处日常考核记录、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提交的工单等情况。而在“综合评价”部分,则参考了市级专项监测报告,包括是否有路段存在积尘微超标、观感等问题,以及当月需要返工处理的工单数量。

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如今,丰富的监管手段,让环卫作业单位和工人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对待每一次清扫保洁。”朱晓建表示,“这同时也倒逼企业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提升作业质效。”

此前,相对单一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为解决这一问题,如东县在广泛听取环卫市场化项目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于去年4月出台了新的考核试行办法,月度“服务质量”考核坚持“三个结合”:一是结合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涉及道路保洁、垃圾桶(箱)清洁的问题工单;二是结合环卫处针对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监管范围之外,诸如公厕与河道保洁、中转站运行、雾炮车作业服务等方面的专项督查情况;三是结合县“城市运管服平台”上汇聚的市民反馈与城管执法人员巡查发现的问题,每月汇总后作为评分依据。新办法明确规定,服务单位月考核得分低于90分,每低1分扣除当月服务经费的3‰。

开展垃圾运转车辆抛洒滴漏专项检查

拥有了丰富的监管工具,如东县的监管并未停留在静态的“一月一考核”上,而是注重过程的动态管理与问题的即时整改。一方面,依托“城市运管服平台”,对来自各渠道的即时性问题工单,要求服务单位限时整改、及时反馈,形成管理闭环。一旦出现工单返工,在月度考核中将面临“原始问题分+返工追加分”的双重扣分处理;另一方面,针对每月考核中暴露出的共性或突出问题,及时组织分析研判,并向服务单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下一步工作建议”。今年以来,已先后就优化道路及公共区域保洁流程、加强垃圾桶及周边日常巡查、建立河道水面定时巡检机制并配齐专业打捞设备等提出明确要求。对于积尘负荷监测不达标的路段,则要求制定并落实增加清扫冲洗频次等专项改进方案。

此外,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为有效遏制生活垃圾乱倾倒行为,考核办法还要求市场化服务单位承担起前端发现和证据固定的职责,及时收集、反馈并移交相关线索,配合执法部门进行行政处罚,形成了“管理—作业—执法”的协同联动。

以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为目标,如东县通过创新推行全方位、多样化的监管模式,有效释放了环卫市场化改革的活力。一年来的实践表明,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日益凸显,环卫市场化项目实施单位将考核压力精准转化为提升作业质量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县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受理的涉及环卫作业的问题工单数量年均下降率达10%,城区环境卫生质量正呈现出稳步提升、有序向好的发展态势。 张海燕 徐凯 吴丹 江海燕


下一篇: 南通市如东县丰利镇:筑牢法治根基 让公共法律服务浸润基层
上一篇: 扬州市城北街道三星村:网格“微”集市,幸福“邻”距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