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专列穿东北!让朝鲜族民俗随铁轨流淌,重构文化与生活的联结
685 2025-10-10
鼓乐喧天,族亲齐聚。近日,浙江省余姚市四明山镇唐田村迎来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化盛事——《剡东唐氏宗谱》圆谱庆典隆重举行。这场历时三年的修谱工程圆满收官,不仅为唐氏族人续写了家族血脉图谱,更让这座千年古村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探索出一条“以文聚力、赋能振兴”的乡村发展新路径,成为浙江文化振兴战略下的基层鲜活样本。
唐田村俯瞰图
“这是唐氏家族时隔 125年的大事!”修谱理事会理事长唐成波在庆典上动情致辞。据其介绍,《剡东唐氏宗谱》上次重修始于 1901年,此次修谱因时间跨度长、史料散佚多、族人分布广,考证难度极大。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但倡议发出后,全族上下迅速响应,累计捐资 160余万元,不少族人还主动参与走访调查,最终完成这部“考证严谨、内容详实”的家族典籍。
翻开新谱,唐氏家族的迁徙脉络清晰可见:从山西晋阳到山东青州,再辗转杭州钱塘、嵊县土块,最终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由长三公“见山重水复、梅潭琴泉,遂仗剑开田”定居唐田。“家谱不仅告诉我们‘从哪里来’,更启示我们‘将往何处去’。”唐成波提出三点期望,希望以新谱为载体,增强家族认同感、弘扬忠孝勤俭家风、激励年轻一代为家族与社会贡献力量。
这份厚重的家族记忆,正转化为唐田村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修谱不是终点,而是激活古村活力的起点。”唐田村党总支书记唐位波表示,近年来村里已探索出“古村 +古道 +红色 +生态”的多元发展模式,此次圆谱庆典特意设置红色文化展览、生态徒步体验等活动,将家族文化与旅游资源深度融合,让“纸上文脉”变成“脚下经济”。
唐田村的实践,也成为四明山镇推进文化振兴的示范样本。镇党委副书记王攀在庆典上肯定道,乡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根脉,唐田村将宗谱文化与红色资源、生态优势结合,让沉睡的历史“活”了起来,这种“文化活化”思路值得全镇推广。他透露,镇里将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鼓励各村深挖本土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此次圆谱盛典,亦是余姚“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的生动实践。当前,浙江省正全面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宁波市持续深化“乡村文化振兴”行动,唐田村以宗谱为纽带凝聚人心、以文化为抓手推动发展的探索,不仅为宁波乡村治理提供了“余姚方案”,更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深沉的文化力量。(陈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