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乐烟草:“两本账”里看增收 “新农人”念活致富经

媒体发稿中心 2025-10-24 16:47

在福建省将乐县光明镇光明村,“80后”返乡青年杨威家墙上挂着两本账,格外引人注目。一本红皮,记录生产投入;一本绿皮,追踪经营收益。这两本看似朴素的账册,不仅是他返乡从事烟叶生产四年多来的真实写照,更折射出“新农人”从“凭经验”到“靠数据”、从“苦干”到“巧干”的经营智慧。

一本“投入账”,精打细算降成本

红皮账本里,密密麻麻记着杨威每一笔生产开支:田租、机械、雇工、物资……时间、金额、用途一目了然。“农业投入大,不算清楚,就容易‘花了糊涂钱’。”他说道。

2021年,杨威结束在外务工生涯,返乡试种50亩烟叶。很快他发现,种烟不仅是技术活,更是管理活。只有把成本控住,效益才能上来。为降低管理成本,他将145亩分散田块整合成2个—3个集中片区。“连片种植,机械才好下田,服务才跟得上。”他指着账本说,“今年植保效率提了3倍,用药少了,效果更好,光这一项就省了2100元。”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面对“用工贵”难题,在将乐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支持下,杨威先后购入编烟机、大功率起垄机、覆膜机等设备。“以前备耕靠人工,现在靠机械,效率翻倍,省了21个人工成本,合计3000多元。”他翻着账本介绍,“每亩成本能降22元左右,这都是实打实的节约。”杨威的“投入账”越记越细,种植思路也越来越明。

image.png

采收环节,杨威使用编烟机,节约人工成本。 张秋生摄

一本“收益账”,智慧经营增效益

另一册绿色账本,记录着杨威的“收益经”。这里不仅有烟叶交售收入,更有他通过机械化、智能化实现增收的每一个脚印。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在将乐县局(分公司)的推广下,他引入数字“云烘烤”系统,烘烤质量更稳,每烤装烟容量还增加10%。“每烤能多赚350元左右,解竿费用也省了0.1元/竿。”杨威指着账本上的数据说,“技术投入,回报看得见。”

从2023年购入剪叶器提升烟苗质量,到2024年使用覆膜机提高生产效率,再到2025年购置起垄机扩大生产规模……杨威的“收益账”上,智慧化生产带来的不仅是家庭收入的增长,更是种植模式蝶变的见证。

如今,杨威的种烟收益稳步提升,他的梦想也在扩大:想进一步通过机械化作业、专业化服务等有效手段,深化智慧种烟,降低成本,提升效益。更想通过土地合理流转,承包种植,实现农场式种烟,为本地留守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农业不能光靠苦干,更要靠巧干。”他说,“‘投入账’控制成本,‘收益账’提升效益,两本账合一,发展路自然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张秋生)


下一篇: 安全筑底 智慧提效 节约赋能 ——广西那坡烟草打造职工食堂“暖心窗口”
上一篇: 湖南衡阳衡南烟草:用好“加减乘除”法 算好“为民服务”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