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攸县烟草:把普法课变成“防骗指南”,多方联动织起“守护网”

媒体发稿中心 2025-10-14 16:16

“哇,这个‘奶茶杯’看起来像饮料,居然危害这么大!”在“普法知识进校园”活动现场,同学们指着攸县烟草普法志愿者展示的非法电子烟实物发出阵阵惊叹。这是湖南株洲攸县烟草专卖局“护苗”行动的一幕,志愿者们手持宣传手册,结合仿真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非法电子烟的危害与销售乱象。今年以来,株洲攸县局坚持用温情守护成长之路,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纯净的无烟蓝天。

用心“育苗”:把普法课变成“防骗指南”

教室内,孩子们正屏息凝神,通过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认识“奶茶杯”“可乐杯”这些披着新潮玩具外衣的非法电子烟狰狞的真实面目。它们以其花哨的包装、诱人的口味,正悄然侵蚀着青少年的健康防线。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面对这一隐形威胁,攸县烟草普法志愿者化身“护苗员”,将原本枯燥的法条条文精心烹制成一场场“沉浸式”的普法盛宴。课堂上,科普视频如利剑般层层剥开伪装,真实案例似警钟般重重敲击心灵,趣味问答则如星火般瞬间点燃参与热情。普法志愿者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画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电子烟管理办法》的精髓,变成了“不能碰的红线”“要记住的办法”,一点点种进孩子们心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认识,谨防掉进“新潮玩具”背后潜藏的健康陷阱。

image.png

普法志愿者蒋瑷鲡介绍非法电子烟的危害

如今,“普法知识进校园”已覆盖辖区20余所中小学,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校园周边张贴的显著警示标语也在默默传递着远离非法电子烟的理念。线上直播讲法、线下入户走访、指尖上的“普法微课堂”……攸县烟草这场浸透在日常的普法行动,不仅让未成年人学会了辨别非法电子烟危害,也凝聚了老师、家长的合力,在校园内外织起了一道无形的思想防护网。

用情“护蕾”:多方联动织起“守护网”防护网

“向未成年人售烟违法,后果严重!”在攸县烟草组织的零售户培训会上,一起因向学生售烟导致被重罚的案例,警示着店主们必须守牢底线,向未成年人售烟,不仅违法还会失去顾客的信任,得不偿失。

守护成长,非一人之功。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攸县烟草主动联合公安、市监、检察院、教育局等职能部门,建立长效联合执法机制,定期对校园周边便利店、超市及辖区网吧、游戏厅等多发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紧盯物流寄递环节,斩断非法涉烟产品通过快递流入校园周边的黑色链条。同时,深化群防群治,依托基层网格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鼓励家长、教师、群众成为“护苗哨兵”,共同监督,引导零售户坚决不向未成年人售烟。

如今,“看到向孩子卖烟就管、发现非法电子烟就报”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这场“全民护苗”行动,凝聚起了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磅礴力量。

用力“净壤”:让校园周边少点“烟味”多点“书香气”

“刘老板您好,经实地测量,您的店铺距长鸿学校不足100米,属中小学红线范围。按规定,许可证到期后不予延续,建议您搬迁至红线范围外经营。相关搬迁政策,我为您讲解一下。”为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这样上门沟通、讲解政策的场景,已成为攸县烟草工作常态。

源头把控才能事半功倍。攸县烟草坚决严把市场准入的“第一道关口”,对任何试图在红线内新设烟草零售点的申请,坚决亮起红灯,一律不予审批许可,绝不让新的售烟点靠近校园;对已经在红线内的现有存量实施有序清退,提前上门讲清楚政策规定,算好“搬迁账”“合规账”,形成有序退出的“倒计时”,到期后依法不予延续。同时,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针对距离校园较近、曾有违规记录或群众反映集中的零售点,纳入“重点监管名单”,实施高频次突击检查,在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周末等关键节点定点值守,织密监管网络,确保无死角覆盖。

在“红线清零”行动的推进下,攸县校园周边的烟草售卖点越来越少:曾经在学校对面卖烟的便利店,改成了文具店;巷子里藏着的小卖部,主动搬离了校园周边。一张以“严准入、清存量、强监管”为经纬的无烟护网,真正把“校园周边无烟草”的承诺,落到了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

从课堂上孩子们认清危害的眼神,到校园周边消失的售烟点;从执法人员上门讲解政策的耐心,到社会各方主动参与的热情,攸县烟草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护苗”工作做在了实处、做进了人心,以实际行动吹散危害未成年人的烟草迷雾,绘就健康成长的青春晴空!(罗薇薇)


下一篇:暂无
上一篇: 福建武夷山烟草:农机赋能产业转型 烟稻轮作叩开增收“致富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