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洞头烟草:“青春派”的海岛小店变形记
783 2025-09-19
在芜湖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个个农网零售终端正悄然发生着蜕变,曾经零散的“小柜台”,如今升级成集商品销售、便民服务、品牌培育于一体的“大平台”;曾经单一的卷烟零售店,如今成为助农惠农、带动乡村经济的“新支点”。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近年来,芜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立足新发展理念,紧扣乡村振兴总要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网发展之路,为乡村经济注入澎湃活力,用实干谱写了乡村振兴的“芜湖篇章”。
擘画蓝图:“1+2+3+N”格局筑牢乡村发展根基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发展,渠道是支撑。芜湖市局(公司)深知,农网终端不仅是卷烟销售的“最后一公里”,更是连接城市与乡村、服务农民与市场的重要纽带。为此,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市局(公司)构建起“1+2+3+N”农网卷烟零售终端建设发展格局,为农网终端赋予多重使命——既是乡村振兴的助力器,也是渠道掌控的新阵地;既是流通品牌的孵化舱,也是队伍建设的练兵场;更是品牌培育的绩优田。
“1”是核心目标,即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农网客户平均毛利率提高1个百分点,让农网客户实实在在增收;“2”是示范引领,重点打造农网加盟终端和农网特色终端“两类样板”,以点带面激活农网活力;“3”是能力提升,推动农网客户职业化水平、信息化应用能力、整体经营力“三个提升”,为农网发展注入内生动力;“N”是资源整合,融合政府、银行、企业、网络等“N种资源”,形成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农网发展生态。
“这个格局不是凭空想出来的,是我们跑遍全市乡村,听了上百位客户的意见,结合芜湖乡村发展实际慢慢摸索出来的。”芜湖市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市区周边的特色小镇到偏远山区的行政村,每一个农网终端的布局、每一项措施的出台,都以“服务乡亲、惠民便民、助农惠农”为出发点,确保农网建设真正贴合乡村需求、助力乡村发展。
布局强基:标杆引领点燃农网发展“新引擎”
“以前店里乱糟糟的,顾客进来找不到东西,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成为星级终端后,不仅店面亮堂了,还学会了陈列技巧,生意比以前好多了!”芜湖县湾沚镇零售客户林霞笑着说。她的店铺正是芜湖市局(公司)打造农网标杆终端的一个缩影。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在农网终端建设中,芜湖市局(公司)首先从“布局强基”入手,通过优化终端生态、提升队伍素能、打造职业客户,为农网发展筑牢根基。
优化终端生态,让农网布局更“精准”。市局(公司)基于市场容量,持续完善农网客户基础档案,以行政村、社区、街道为网格,科学设置网点总量,及时填补空白村,确保每个乡村都有便捷的零售服务点。同时,结合区域特色小镇、美丽宜居村庄等乡村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加盟终端、星级终端,力求“建成一户、带动一批”。在繁昌区平铺镇,一家农网星级终端建成后,周边3家零售店主动向其学习,自发改善店面环境、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了“一户标杆、一片带动”的良好效应。
提升队伍素能,让服务团队更“专业”。农网终端建设,离不开一支懂业务、善服务的客户经理队伍。芜湖市局(公司)开展多轮次、全覆盖的农网客户服务专题培训,确保客户经理“全应知、全应会”;以农网终端建设为“练兵场”,定期组织开口营销、“一口清”、终端陈列等技能比武,让客户经理在实战中提升能力;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将农网终端建设中的创新做法与突出成效纳入客户经理成长积分,激发团队干事热情。“以前去农村服务客户,总觉得找不到切入点。现在经过培训和比武,不仅知道怎么帮客户提升经营,还能和客户聊起乡村发展的话题,距离拉近了很多。”客户经理孙丽感慨道。
打造职业客户,让乡村经营者更“能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芜湖市局(公司)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农网客户的职业素养和销售技能。组织农网客户到先进终端观摩学习,邀请行业专家、优秀零售客户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客户开阔眼界、更新理念。同时,注重发挥农网职业化客户的“黏合剂”与“催化剂”作用,以诚信互助小组、社区为单元,引导他们参与属地产业融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等建设。在南陵县弋江镇,职业化客户陈丽萍不仅把自己的店铺经营得有声有色,还带动周边农户销售本地特产,帮助农户增收。
赋能转型:数字与资源为农网注入“新活力”
“现在用‘徽映’店铺管家,进货、记账、分析销售数据都特别方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记手工账了。”湾沚区陶辛镇零售客户俞平熟练地操作着电脑,屏幕上清晰显示着店铺的销售明细和库存情况。这是芜湖市局(公司)以数字化赋能农网转型的生动场景。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在农网终端建设中,芜湖市局(公司)聚焦“赋能转型”,通过数字赋能、平台赋能、资源赋能,推动农网终端从“传统零售”向“智慧服务”升级,从“单一销售”向“多元赋能”转变。
数字赋能,让农网经营更“智能”。市局(公司)积极推广“徽映”店铺管家系统,手把手教农网客户使用数字化工具,提升农网“徽映”店铺管家使用比重。在此基础上,依托“徽映”店铺管家积累的销售数据,为农网客户定制“季度经营指导方案”,创新推送“客户经营电子账单”,精准分析客户的销售优势与短板,提供个性化经营建议。“根据电子账单的建议,我调整了卷烟和非烟商品的结构,上个月毛利率比以前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俞老板兴奋地说。
平台赋能,让农网服务更“多元”。搭建培训平台,将法律法规、经营政策、销售技巧、设备应用等内容融入培训场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农网客户随时随地学习提升;搭建宣传平台,利用线上徽映社区,打造“湾烟探店”“沿着乡道看终端”等地方宣传IP,制作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口袋视频;搭建咨询平台,选定数十户农网客户建立“徽映乡邻咨询点”,为周边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品牌推介、真假烟鉴别、政策解读等服务,让农网终端成为乡村的“便民服务站”。
资源赋能,让农网发展更“有力”。芜湖市局(公司)深知,农网建设不能“单打独斗”,必须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为此,市局(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相关单位,争取有力政策支持,为农网终端建设保驾护航;引导农网客户利用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平台扩大私域流量,协助开展非烟商品线上销售,还组织开展数场地方农特产品助农直播,帮助农户销售黄桃、莲子、粮油等产品,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联合银行机构推广“烟捷贷”等金融服务产品,为农网客户在卷烟经营、业务拓宽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客户实现升级发展。
提质增效:多元服务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以前买包烟要跑好几里地,现在村里的零售店不仅能买烟,还能缴水电费、取快递,太方便了!”弋江区白马街道村民赵大爷的话,道出了芜湖农网终端“提质增效”带来的变化。
芜湖市局(公司)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从提高供给质效、服务质效、经营质效入手,推动农网终端成为乡村便民服务的“综合平台”、助农增收的“重要载体”,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提高供给质效,让农网商品更“对味”。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市局(公司)常态化开展农网市场卷烟需求调查,建立农网市场货源供应策略库,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产业,帮助农网终端开发和选品本地产品,如陶辛镇的藕粉、三山区的茶叶等,让农网终端成为推广地域特色产品的“窗口”;注重全店铺产品陈列,清晰划分烟酒副食、日用百货、农特产品等区域,突出“品牌+当地特产”组合效应,在提升店铺吸引力的同时,传播地域文化。在陶辛镇“合作社”超市,店内不仅陈列着各类卷烟,还专门设置了“荷莲产品区”,摆放着藕粉、莲子、荷叶茶等当地特产,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购买,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提高服务质效,让农网便民更“贴心”。依托电子地图,细化客户经理客户拜访线路,统筹城乡客户分布,重新划分客户经理服务区域,合理配置服务资源,确保每个农网客户都能得到优质服务;完善客户经理拜访服务机制,加强线下拜访,优化服务路径与频次,提升服务效率;常态化开展“金秋徽映”助学活动,帮助乡村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完成农网普通终端焕新工作,保留电话订货模式,支持多样化结算方式,主动适配农网经营特点,让老年客户、偏远地区客户经营更便捷。“我年纪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订货,烟草公司一直保留着电话订货,每次订货都有人耐心指导,太贴心了。”南陵县家发镇年过七旬的零售客户张大爷说。
提高经营质效,让农网增收更“实在”。芜湖市局(公司)积极探索“卷烟+非烟+增值服务”新理念,整合缴费充值、便民服务、金融服务、快递驿站等业务,将农网终端打造成“一站式”服务驿站;引导农网客户提供预售自提、送货上门等增值服务,增强消费黏性。陶辛镇“合作社”超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超市不仅销售卷烟和日用品,还开发了涵盖荷莲全产业链的农特产品,从藕粉、莲子到荷叶茶、荷花酥,种类多达十余种。同时,依托陶辛镇“旅游小镇”优势,超市还承接旅游观光团接待、零售业务,“现在店里不仅卷烟卖得好,非烟商品和增值服务也能赚钱!”超市负责人开心地说。
经验启示:实干担当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如今,走进芜湖的乡村,一个个环境整洁、服务多元、充满活力的农网终端,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农网终端建设成果与成效先后在新华社、中国城市网、经济日报网、东方烟草报等媒体报道,展现了芜湖烟草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与担当。
回顾芜湖市局(公司)的农网终端建设之路,有三点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顶层设计是关键。“1+2+3+N”农网卷烟零售终端建设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策略与实施计划,为农网建设指明了方向。正是因为有了清晰的顶层设计,农网建设才能避免“盲目性”,确保各项举措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分步执行是重点。在农网终端建设过程中,芜湖市局(公司)没有“一刀切”,而是选择湾沚、繁昌两个营销部开展农网终端示范区试点建设,通过“先行先试、总结经验、输出样板”的方式,将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确保农网建设稳步推进、效果持久。
发挥合力是保障。农网建设不是烟草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协同的“大合唱”。芜湖市局(公司)注重整合地方政府、银行、企业、网络等资源,形成了“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客户受益”的良好局面,为农网建设提供了强大保障。
站在新的起点,芜湖市局下一步将继续探索农网终端建设,与提振客户经营信心相结合,与去库存、稳价格、优状态等工作相结合,围绕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开展农网特色终端建设,不断提升农网终端建设质效,为全省终端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芜湖智慧”与“芜湖经验”。(作者:邢健 储建兰 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