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能源集团山东港华白琨: 一线绽芳华,匠心十七载守护城市地下“生命线”
511 2025-08-18
眼下,正值青储的收获季节。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上,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的青储被快速整齐地切割、粉碎,一方方落在地上,散发着缕缕清香,繁忙的景象奏响了青储、秋收时节“进行曲”。
政策 “全覆盖”:精准施策,筑牢保障基石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通辽作为内蒙古地区的 “粮仓”“肉库”,青储生产关乎全年农牧业生产大局。8 月中下旬,青储收获工作逐步启动,秋收的大幕即将拉开。中国石油内蒙古通辽销售分公司(下称通辽分公司)深知责任重大,第一时间主动作为,以政策 “全覆盖” 为农户保驾护航。
一方面,通辽分公司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密切与地方政府部门沟通协调,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开展市场清理整顿工作,持续推进农资市场 “大扫除”,为农户营造规范、有序的用油环境,让农户用上 “放心油”。另一方面,坚持 “打铁还需自身硬”,统筹考量油价波动与市场变化,深刻践行 “谁具备精准洞察力,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的理念。自 8 月 14 日起,通辽分公司创新推行 “以站包线,以人包村” 模式,组织员工逐步深入各村屯,与农户面对面沟通,精准掌握农户用油需求。在不影响线路营销的前提下,通辽分公司迅速推出配套“惠农礼包”,以加油站为圆心,细分周边农户、种植合作社等需求群体,针对性推进 “一客一策” 等梯度优惠,让利于农,切实减轻农户用油负担。截至目前,通辽分公司已对接用油需求同比增幅7.9%。同时,强化出入库油品质量检测,中心化验室做好全方位、多维度的准备,全力保障青储期间油品质量安全。
保供 “加速度”:打通堵点,守护田间地头
青储收获期间,农业用油需求急剧攀升,不少农户因担心用油短缺而心急如焚。为给农户吃下 “定心丸”,通辽分公司聚焦 “最后一公里” 难题,全力提升保供 “加速度”。
通辽分公司专门建立 “送油下乡” 长效机制,设立 “送油下乡” 服务联络员,确保服务常态化、制度化,让农户在田间地头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加油服务。同时,提前调配 6 台配送车辆,随时待命,为偏远地区的种植大户提供及时 “补给”,确保不因缺油影响收割进度。在保障油品供应的过程中,加强配送车辆设备的日常巡检,严格规范加油操作流程,认真检查农户的装油容器,并耐心提醒农户储存油品的注意事项,将便民惠农服务实实在在延伸到田间地头。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满足了农户的用油需求,更以优质的服务和可靠的品质,在农业保供领域树立起中国石油的良好品牌形象。
服务 “提配置”:暖心举措,传递国企温度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为更好地服务农户,通辽分公司充分发挥加油站网络优势,将传统的能源补给站点升级为集农资保供、技术服务、便民服务于一体的 “全能服务站”,推动助农服务向基层延伸,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针对青储期间农户用油集中的特点,通辽分公司优先提升保供站点的服务优先级,构建起多元服务体系。在优化服务流程上,推出 “预约服务”,通过企业微信群提前为农户安排错峰加油,大幅减少农户排队灌桶的等待时间;在乡村加油站的醒目位置设置 “农机优先” 标识,开通绿色通道,并安排专人引导,确保农机能够快速加油,不耽误农时。在便民服务细节上,通辽分公司更是尽显暖心:站内全天候供应热水,便民箱里配备创可贴、劳保手套等常用物资,还专门设置休息区和手机充电设施,为忙碌的农户提供歇脚、补给的便利。“农忙时加油又快又方便,还能随时喝上热水、吃上泡面,这服务真是太贴心了!” 村民王大爷的赞叹,道出了广大农户的心声。
在科尔沁草原的青储季里,收割机的轰鸣与石油人的忙碌相互交织,共同谱写着丰收的乐章。通辽分公司以精准的政策、高效的保供、暖心的服务,为秋粮丰收注入了强劲动力,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每一份耕耘的希望。(来源:通辽销售分公司 业务运作部 作者: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