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资规局多维发力 筑牢古树名木保护屏障
古树名木是自然的瑰宝,亦是文化的载体,在其枝繁叶茂的背后,是一代一代接力护树的努力。自江苏省自然资源厅“为发展担当实干为群众排忧解难”主题活动开展以来,仪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摸家底、强监测、优养护、广宣传”四项举措,全方位提升保护管理水平,全力筑牢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屏障,让古树名木“延年益寿”、代代相传,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为”工作理念。

精准摸排,建立“一树一档”。针对经常有热心群众来电询问古树名木保护问题,我局高度重视,抽调工作人员搭建工作专班,会同各园区、镇,走进乡村田间开展系统摸排,确保精准掌握全市古树名木现状。据统计,全市现有40余株古树,涵盖银杏、榉树、麻栎树等种类,工作人员逐一核实生长位置、树龄、树种、健康状况等核心信息,全面完成登记建档、挂牌保护、影像留存等工作,摸清了全市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和生长状况,为下一步精准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科技赋能,强化动态监测。聚焦群众“乡愁寄托”,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针对一级古树重点保护需求,工作人员在林业专家的指导下,给重点保护的一级古树全部安装上古树芯健康监测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可以实时追踪树木生长环境、生理状态等关键数据,第一时间掌握古树“身体”状况。在此基础上,定期组织专业人员“问诊”,及时有效解决古树生长难题。
专业复壮,守护长势稳定。聘请专业机构和人员,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树逐一“把脉问诊”,制定个性化救助方案,迅速开展救护工作。对主干空洞、枝干腐朽的古树,采用钢架支撑、防腐填充等技术手段进行加固,并在周边设置安全警示区;为裸露根系的古树修建护坡、改良土壤,确保其稳固生长;并安排护林员定期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广泛宣传,凝聚保护合力。联合市检察院、各园镇开展了题为“保护古树名木传承生态文明”的科普宣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折页、悬挂横幅、排摆放展板等方式,向群众大力宣传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意义,激发广大市民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积极营造了“全民护绿、共守瑰宝”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仪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持续深化“两为”主题活动,严格贯彻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唤醒公众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关注与保护意识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古树名木在传承历史文化、留住乡愁记忆中的关键作用,全方位、多维度地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杨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