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南兴福街道锦绣城社区党委:“家校社”联动讲座搭建育儿“交流圈”

媒体发稿中心 2025-10-24 16:46

为破解小学低段家长育儿困惑,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桥梁,10月21日下午,槐荫区兴福街道锦绣城社区党委联合锦绣城小学党支部、锦绣城幼儿园党支部,在印象济南商圈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及教育策略”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活动聚焦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核心需求,吸引18组亲子家庭参与,以专业内容与互动交流,为家长送上科学育儿“金钥匙”。

image.png多方联动,筑牢育人“同心圆”

本次讲座依托社区党建资源优势,构建“社区牵头、校园支撑、家庭参与”的联动模式。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锦绣城社区党委统筹协调场地、人员与宣传保障,确保活动高效落地;锦绣城小学党支部选派深耕低段教育的高级教师担任主讲,提供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经验支撑;锦绣城幼儿园党支部则从“幼小衔接”视角切入,为家长补充幼儿习惯培养前置知识,三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活动开场,锦绣城社区党委、锦绣城小学党支部、锦绣城幼儿园党支部负责人先后发言。锦绣城社区党委负责人聚焦“资源整合”,提出以本次讲座为起点搭建家校社沟通桥梁,将优质教育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解决家长育儿急难愁盼问题;锦绣城小学党支部负责人围绕“习惯培养”,结合教学实践强调一年级是习惯养成关键期,建议家长注重“家校同频”,在家同步落实固定作业时间、引导自主检查等要求;锦绣城幼儿园党支部负责人立足“幼小交叠融合”视角,分享园所依托“交叠影响”理论构建的衔接体系,打造“一年·一体·三段式衔接锦绣桥”,建议家长延续“生活化教育”,让习惯培养融入日常,助力孩子平稳过渡。

专业分享,解锁习惯培养“新方法”

随后的讲座环节中,锦绣城小学德育主任张广华以“一年级学生的习惯培养及教育策略”为题展开分享。拥有心理咨询师与家庭教育指导师双重资质的她,结合多年教学案例,从“基础习惯、课堂习惯、作业习惯”三大维度,拆解6类核心习惯的培养要点。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分享过程中,张老师通过播放动画短片《鹬》,引导家长思考短片中“鹬妈妈的放手,对家长陪伴孩子成长有何启示”,引发家长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讨论,随后现场演示“专注力小游戏”,模拟孩子写作业时易分心的场景,顺势拆解“孩子作业坐不住,本质是专注力不足”的核心原因。

在基础习惯培养上,她建议家长通过“物品归位游戏”“每日整理清单”,帮助孩子养成自主整理书包、文具的习惯;针对课堂专注度问题,她分享“听指令做动作”“故事复述”等家庭训练方法,提升孩子听觉注意力;谈及作业习惯,她强调“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重要性,建议家长避免过度干预,引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整场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可落地的实操技巧,现场家长认真记录,不时拍照留存关键内容。

互动答疑,搭建育儿“交流圈”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到底要不要陪?陪多了怕依赖,不陪又担心坐不住。”随着互动讨论深入,有家长主动提问核心困惑。针对这个普遍问题,张老师结合此前的短片与游戏案例,给出分层建议:低年级初期可“陪而不帮”,比如坐在旁边看书而非紧盯作业,用陪伴传递安全感;待孩子适应后逐步“退而不远”,通过设定“20分钟专注写作业,完成后自主检查”的小目标,培养独立意识;同时提醒家长避免“频繁提醒、即时纠错”,减少对孩子专注力的干扰。她的解答结合具体场景,让家长清晰掌握“陪伴尺度”,现场不少家长点头表示“之前没把握好度,现在终于有了方向”。

此次家庭教育讲座,是锦绣城社区党委探索“党建+家庭教育”服务模式的重要实践,不仅为家长提供了科学的育儿方法,更强化了“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的共识。下一步,社区党委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并结合家长需求推出不同主题的讲座,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家庭,为辖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讯员:房贤梅)


下一篇: 四川巴中经开区时新街道:智慧养老与政务“跑团”点亮居民生活圈
上一篇: 槐荫人民医院参加槐荫区宣讲工作推进会暨“理响满槐”服务行动示范宣讲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