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专列穿东北!让朝鲜族民俗随铁轨流淌,重构文化与生活的联结
685 2025-10-10
在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温暖的故事如潺潺溪流,日复一日地流淌,又似璀璨星辰,照亮了医患携手前行的漫漫征途。这里,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触动人心的瞬间,勾勒出一幅幅医患和谐共生的动人画卷。
书画传情,医患情深似海
“林医生,这一年多亏了您的细心照顾,我的血糖控制得稳稳的,这是我特意为您画的画,写的书法,您一定要收下!”82岁的寇宝生老人带着几幅精心创作的书画作品,专程来到家庭医生林加兴的门诊。寇宝生老人不仅是林加兴的老患者,更是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作为糖尿病患者,他常年需监测血糖、调整用药,过去一年里,始终在林加兴处定期复诊。林医生从细致询问饮食作息,到耐心讲解控糖知识;从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到叮嘱日常注意事项,用专业与温情,让老人的血糖水平始终稳定。
“每次来复诊,林医生都特别有耐心,我有啥不懂的问题,她都一点点讲清楚,就像家里人一样贴心。”寇宝生老人感动不已。为表谢意,他耗时数周精心创作书画作品,将对医生的感恩之情融入笔墨。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林加兴医生既意外又温暖:“这是我收到过最有意义的礼物,患者的认可就是我们工作最大的动力。今后我会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守护更多患者的健康。”一幅书画,连接起医患之间的真诚与信任;一份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
护娃小组:妇科门诊的温暖守护
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当她们成为母亲后,更是将爱与奉献发挥到极致。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常常能看到独自带娃前来就诊的妈妈们。她们眼神疲惫却坚定,由于家中无人相助,即便需要接受手术或治疗,也不得不带着孩子一同前来。看着她们抱着哭闹的孩子,手忙脚乱地挂号、缴费、等待就诊,科室护理组心疼不已,经过多次商议,决定成立“护娃小组”。
这个小组由科室护理人员组成,自愿承担起照顾孩子们的责任。只要有独自带娃来做手术或治疗的患者,她们便迅速行动,分工合作,临时充当“保育员”。这项工作充满挑战,有些孩子认生,看到陌生面孔就哭闹不止。这时,小组成员两三个人一起上阵,一个人温柔地抱着孩子,另一个人拿着玩具或绘本耐心逗引,还有一个人轻声安抚,用温暖的言语给予孩子安全感。她们学着孩子的语气说话,模仿喜欢的动物叫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当看到孩子们露出灿烂的笑容,所有的辛苦都变得微不足道。
曾经有一位年轻妈妈,因妇科疾病需住院治疗。丈夫在外地工作,家中老人年事已高无法帮忙,她带着两岁的女儿来到医院,眼中满是担忧和无助。“护娃小组”成员立刻迎上去,接过孩子,陪着玩游戏、讲故事、画画。妈妈在治疗期间,可以放心地将孩子交给她们。每当看到女儿在成员怀中开心玩耍,妈妈眼中都会泛起泪花,连连道谢。还有一位单亲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儿子来看病。孩子因妈妈忙碌和医院陌生环境而害怕,小组成员轮番上阵,讲故事、唱歌,带孩子去儿童活动中心玩耍。在陪伴下,孩子渐渐放松,妈妈也能专心配合治疗。
“girl help girls”,这不仅是口号,更是该中心的行动写照。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社会中,女性之间相互扶持、关爱尤为重要。“护娃小组”成员用爱心和行动,为独自带娃的妈妈们撑起一片温暖天空。虽工作辛苦,但看到孩子们的笑容和宝妈们的感激话语,心中便充满成就感。
医患携手,共筑信任之桥
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耳鼻喉科内镜检查室里,一场温暖的“等待”令人动容。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一位瘫痪患者因双耳耵聍堵塞影响听力前来就诊。由于患者身体状况特殊,不能行走,眼耳鼻喉科医生特地为患者打开内镜检查室的另一道门。患者耵聍为油性,质地黏稠、易黏附,加之行动不便难以配合,取耵聍难度远超常规。考虑到患者行动极为不便,若此次无法彻底清理,后续再次来院治疗将面临诸多困难,接诊医生秉持“为患者减少奔波”的初心,决定花费更多时间,细致、耐心地为其清理耵聍,并不断调整角度和力度,避免给患者带来不适。取耵聍过程复杂且耗时50分钟左右。等待做内镜的其他患者得知情况后,纷纷表示理解,安静有序地等待,尽管等待时间漫长,却无一人抱怨。
这场双向奔赴的善意,展现了医生“急患者之所急”的仁心,也彰显了患者之间相互体谅的温暖情谊。患者以理解和包容传递善意,诠释了医患之间以及患者之间的温情与信任,让冰冷的诊室充满了人文关怀的温暖。
专业与温度并存:妇科医生的暖心故事
在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科门诊,每天都上演着无数关于健康与关怀的动人故事。近日,年轻患者小林的亲身经历,让我们再次真切感受到医者专业与温度并存的力量。
二十出头的小林在体检中查出卵巢囊肿,网上碎片化的信息让她陷入恐慌,担心这会影响未来的生活。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她瞒着家人独自来到中心,找到妇科蒲红医生时,早已泪流满面。面对焦虑不安的患者,蒲红医生没有简单地开单了事,而是先递上纸巾,轻声安抚情绪,再结合B超单细致分析:“边界清晰、透声好,更可能是生理性囊肿,就像皮肤上的小水泡,多数会自己消失。”她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化解专业术语的隔阂,还手绘示意图讲解卵巢功能,消除小林对“手术切除”的恐惧,并贴心安排两个月后的复查。
两个月后,小林的囊肿如期消退。她带着苹果来感谢蒲红医生,而医生的叮嘱依旧温暖:“身体不舒服别硬扛,我们就是帮大家解决烦恼的。”
这个故事只是该中心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像蒲红这样的医生还有很多,她们不仅凭借精湛的专业医术为患者精准诊断,更以同理心化解患者的心理负担,让就医过程充满人文关怀。她们始终坚信,好的医疗不仅是疾病的治愈,更是心灵的慰藉。当女性朋友面临健康困惑时,她们将是最坚实的后盾,用专业与温暖,守护每一位女性的健康与安心。(成都高新区中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