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砀山县供电公司:高温夜巡 筑牢供电保障防线
677 2025-08-14
7月19日早上8时,在重庆市石柱县金铃乡响水村35千伏金铃变电站,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组织6名检修人员,对35千伏1号主变高压侧的三根“主动脉”电缆进行更换。
“一二,走!一二,走……”作业现场响起的号子声,刺破了热浪的沉闷。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该公司变电检修班作业人员们顶着烈日的暴晒,在滚烫的设备构架间排成“一”字长龙,间隔均匀地站在电缆两侧,六人的动作整齐划一,电缆在他们合力牵引下缓缓移动。
在狭窄的作业平台上,班长谭银松不仅带头冲锋,更将现场变为传授技能的课堂。他一边指导着身边的年轻搭档小江,一边娴熟地操作着,“注意角度,屏蔽层要处理干净...好,现在压接端子要确保到位。”安全帽下,谭银松的头发早已湿透,紧贴额角。豆大的汗珠沿着帽檐滚落,滴在睫毛上,模糊了视线,他却目光专注,一边示范关键步骤,一边清晰讲解技术要点。
年轻的小江在一旁全神贯注,一边仔细聆听、观察师傅的每一个动作要领,一边适时递上所需的工具和拧开盖子的水壶。谭银松匆匆抿一口润润干裂起皮的嘴唇,便立刻将注意力再次投入到紧张的作业和指导中,确保徒弟能准确掌握操作精髓。
时间在汗水滴落的“滋滋”声中流逝。剥离线皮、屏蔽层处理……各工序紧密衔接,严格按照标准流程紧张而有序地推进。经过数小时的连续奋战,这场与高温抢时间的战役终于告捷。经过12个小时的不间断作业,设备隐患成功消除,35千伏金铃变电站的“主动脉”焕然一新。
“主变新电缆已各项试验合格,可以送电投运。”班长谭银松说道。此次成功更换,预计将因电缆老化导致的故障风险大幅降低,供电可靠率显著提升,保障了金铃乡居民用电的稳定运行,为当地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打造了一条高效、安全的输送通道,推动金铃乡绿色发展,同时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筑牢了坚实的能源基础。(国网重庆石柱供电公司:王紫晗、江卓洋)
【国网电力公司相关新闻】
随着主变送电成功的信号灯亮起,检修人员们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小江摘下安全帽,甩了甩湿漉漉的头发,阳光在他挂着汗珠的脸上映出细碎的光点。"师傅,这次实操让我对电缆终端头的制作有了全新认识。"他边说边用袖口抹了把脸,工作服上顿时晕开一片深色的汗渍。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谭银松拧开矿泉水瓶猛灌几口,喉结剧烈滚动着。"实战就是最好的教材。"他拍了拍徒弟的肩膀,塑料瓶在掌心发出清脆的变形声,"当年我师父带着我在雪地里抢修线路,那才叫......"话音未落,变电站围墙外突然传来急促的喇叭声。只见老乡张德富开着农用三轮车冲进院子,车斗里堆着十几个滚圆的西瓜。
"谭班长!听说你们抢修一整天了!"张德富跳下车,古铜色的脸上皱纹里夹着尘土,"这是咱光伏大棚刚摘的头茬瓜,可甜咧!"他粗糙的手掌拍在碧绿的瓜皮上,发出咚咚的脆响。原来金铃乡新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正是靠着这座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才能并网发电。
检修班的小伙子们围着三轮车笑了起来。技术员李志强摸出多功能军刀,瓜刚切开,清甜的香气就混着热浪弥漫开来。谭银松捧着瓜蹲在阴凉处,看瓜汁顺着徒弟们的手肘往下滴。远处青山叠嶂,新架设的风电机组正在云海里缓缓旋转,银白色的叶片划出优美的弧线。
"明天要检查10千伏出线柜的触头温度。"谭银松突然说道,啃剩的瓜皮在水泥地上投出月牙状的阴影。小江闻言立即掏出手机记录,屏幕保护程序正是变电站的俯瞰图——蓝天下,崭新的电缆像血管般延伸向远方,将清洁能源源源不断输送到阡陌纵横的田野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