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深耕精神文明建设 厚植企业文化根基
【企媒创氪快讯】近期,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依托“塞上好江南”共产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建设,不断丰富载体、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有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及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推动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以理想信念为引领,文明根基更加牢固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人心齐、底气足。坚持不懈凝心铸魂。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辅导讲座、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累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学习75场次,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红色文化浸润。举行国庆升国旗仪式,组织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组织干部职工走进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地教学。集体观看《731》《南京照相馆》等红色主题影片,回顾抗战历程、缅怀革命先烈,引导职工在沉浸式教育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抓实先进典型选树。联合信通公司开展道德讲堂活动,深入学习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评选表彰“巾帼标兵”“电力工匠”“劳动模范”“青年岗位能手”等先进典型,利用内网网站、宣传栏阵地,开设“我身边的榜样”专栏,讲述榜样故事,用身边榜样激励干部职工,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连续5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以企业文化为抓手,文化素养持续提升
坚持战略引领,强化文化驱动,精心构筑平台,创新活动形式,将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持续提升企业文化的引导力、凝聚力和推动力。8月22日,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以宣贯会的形式组织全员深入学习国网公司战略体系和战略指标体系,找准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举措,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将战略“路线图”转化为具体“施工图”。战略体系落实落地。通过集中学习、教育培训、宣传报道、研讨交流、案例解读等方式深入开展国家电网公司战略体系和战略指标体系学习,制定并印发《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新时代高质量党建工程落地实施工作手册》,确保全院干部职工对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路径等关键内容把握更加精准,并结合自身职责,将国家电网公司战略体系和战略指标体系真正学起来、用起来,积极做好战略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特色阵地建强用好。打造“书香之家、活力之家、温馨之家、文明之家”“四位一体”职工之家,因地制宜设立部门活动场地、院内职工文化广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院外机动活动场地,构建“四横四纵”格局的职工文化活动场所,点亮职工精神家园。建设创新实践阵地,依托工程技术研发团队,打造“工程技术创新工作室”,支持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及研发。搭建服务便民阵地,建设“共享驿站”,配备健康检测一体机等自测设备,为职工提供身体指标便捷检测服务。共建共享凝聚合力。深化社区联建共建,与阅海湾社区签订共驻共建协议,联合开展党史知识竞赛。深化青年创新创效,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发布经研论坛8期。2人获评公司“青年岗位能手”“巾帼标兵”称号。与东北电力大学合作共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红色学术平台,与北方民族大学联合开展“科技日”主题党日,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融合见行见效
文明,不仅在于理念的认同,更在于行动的自觉。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坚持精神文明及企业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硬”,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同向发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精神动力与文化活力。3月18日,国网宁夏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宁电入湘工程开展“环保绿色基建联建共建”活动。本次活动以“政企协同促发展,绿色基建护生态”为主题,在施工现场种植树木400余株,不仅形成防风固沙的生态屏障,更是政企协同推进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和谐共进的生动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发力。聚焦“十五五”电网规划,成立共产党员突击队,全力攻坚配电网智能化数字化升级等专题研究。立项“党建+环保管理体系构建”等项目6个,申报各级责任区示范岗7个。深化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深入新能源、储能场站提供技术咨询30余人次,切实将志愿服务成效转化为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实际力量。实践活动多元开展。组织员工参与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开展植树造林、学雷锋、六五环境日等活动,承办中央驻宁企业青年志愿服务骨干培训班。策划“书香经研、活力经研”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读书会,开展工间操、健步走、职工兴趣小组活动,让职工在参与中强化文化认同、提升文明素养。科技创新强基赋能。坚持以创新驱动赋能精神文明建设,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融入电网建设各环节,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智能防扭钢丝绳检测保养一体机”有效提升作业安全与效率,蛇形仿生机器人实现电缆沟精准巡检,三维高斯泼溅技术助力施工现场可视化复现,轻便防穿刺背心增强关键部位防护能力,一批接地气、见实效的创新成果相继落地,切实解决一线难题,多项成果已应用于实际生产场景,以科技创新成果为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王铮、周晓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