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大田烟草:密织“保护网” 守护“幼苗”成长
943 2025-09-26
金风送爽,果香沁脾。当前,河北省平泉市榆树林子镇南台子村的百亩锦绣海棠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红彤彤的海棠果挂满枝头,在阳光下缀满枝丫、鲜亮诱人。村民们或手持果剪、或操作采摘机在林间穿梭忙碌,分拣声、欢笑声与运输车辆的引擎声交织,绘就了一幅热闹的秋日丰收图景。
海棠缀满“致富枝” 订单农业稳增收
“嗡嗡——”伴随着采摘机的作业声,一串串饱满的锦绣海棠被精准采收,经分拣后迅速装入专用果筐。在南台子村锦绣海棠种植基地,种植大户周建国正指挥工人将刚采摘的海棠果装车,脸上满是喜悦:“今年我承包的58亩海棠园,亩产突破3000斤,按照与果品加工企业签订的订单价计算,总收入能有近20万元!”
2023年初,平泉市烟草专卖局驻南台子村工作组走访调研时发现,南台子村气候适宜、土壤疏松,适合规模化种植锦绣海棠,但村民们此前因担心销路、缺乏种植技术,多是零散种植。为此,驻村工作队积极对接平泉市内多家果品加工、电商企业,搭建“企业+基地+农户”合作平台,推动50余户村民加入订单种植,统一提供优质海棠苗、全程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服务。同时,争取农业专项补贴8万元,购置采摘机、鲜果烘干机等设备,解决村民“采摘难、存储难”问题。如今,南台子村锦绣海棠种植面积从20亩扩展到100余亩,不仅让村民的“果篮子”更丰实,还带动30余名留守村民在基地务工,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果园变身“打卡地” 农旅融合添活力
“这锦绣海棠又甜又脆,我们摘了满满两筐,还在果树下拍了好多照片发朋友圈!”周末,来自平泉市平泉镇的游客李晓敏带着家人,在南台子村芳之源采摘园体验采摘乐趣。果园里,红彤彤的海棠果压弯枝条,果香四溢,不少游客穿梭林间,一边采摘品尝,一边打卡拍照,享受乡村休闲时光。
“我家果园占地50亩,以前只靠批发销售,利润薄。现在搞‘采摘+研学’,游客越来越多,收入比往年翻了一番!”果园负责人陈芳介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果园完善了停车场、休息亭等设施,推出亲子采摘、海棠文化科普等活动,还与周边民宿合作推出“采摘+住宿”套餐,旺季时日均接待游客200余人次,目前已实现营业收入15万元。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近年来,南台子村依托生态优势,推动“农业+旅游”深度融合,除了打造精品海棠园,还盘活闲置农房打造乡村民宿,利用海棠园景观开发春观“海棠花海”、秋摘“满枝硕果”打卡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带动村民通过销售海棠鲜果、加工品及经营民宿实现增收,让乡村不仅有“丰收景”,更有“烟火气”。
技术送到“果树下” 科技助农增底气
“大家看,给海棠树疏果时,要保留果形端正、无病虫害的果实,每个结果枝留3-5个果就够了,这样才能保证果实大小均匀、品质上乘……”在绿丰海棠园,农业技术专家赵立国老师正“手把手”向果农们传授果树修剪、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巧。果农们围在一旁,认真记录要点,不时提出疑问,赵老师一一耐心解答。
为破解村民“种不好、管不好”的难题,平泉市烟草专卖局驻南台子村工作组联合平泉市农业农村局,组建“科技助农小分队”,定期邀请专家下沉田间地头,开展锦绣海棠种植、养护等技术培训。同时,为村民建立“技术档案”,根据海棠花期、果期、休眠期等生长周期推送管理要点,还开通线上咨询通道,让村民遇到问题能随时“找专家”。“以前种海棠全凭经验,果子大小不一、口感不稳定,现在有专家指导,果子品质越来越好,销量也跟着涨!”果农陈明福笑着说,今年他家的海棠果亩产提高了30%,收入增加了4万多元。
“我们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订单稳销路、农旅拓渠道、科技提品质,让村民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平泉市烟草专卖局驻南台子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康国来表示,下一步,村里将继续扩大锦绣海棠种植规模,打造“南台子海棠”农产品品牌,完善鲜果加工、冷链运输等产业配套,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红利,走出一条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作者:郭巾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