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绘“丰”景 ——江苏徐州丰县人大助推乡村振兴纪实
近年来,丰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省、市、县委工作要求,主动融入大局,积极依法履职,将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为描绘丰县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丽画卷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人大力量。
聚焦中心大局,以“有力监督”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县人大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将乡村振兴领域的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监督计划,始终将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深化规划引领监督。持续跟踪监督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情况,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开展专题调研等方式,推动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政策落地落实。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重点关注产业发展、人才支撑、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组织建设等方面的进展与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为县委决策和县政府施策提供重要参考。
推动政策集成落地。围绕中央和省市县一系列惠农政策,如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种业振兴、农村改革等,开展联动监督,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对《乡村振兴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在丰县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确保各项法律规定落到实处,用法治力量护航乡村振兴行稳致远。通过检查涉农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推动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资金精准滴灌、直达基层,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紧盯乡村产业发展。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如“丰县苹果”“丰县牛蒡”等)、特色产业培育、农村电商发展等关键环节,通过组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为乡村产业兴旺“把脉问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审议意见,推动政府补短板、强弱项,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围绕本县农业资源优势,深入调研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发展情况。通过提出议案建议、组织代表考察学习、引进专家咨询等方式,为培育壮大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格局形成。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关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就农村供水保障、道路交通、数字乡村、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建议,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关注人居环境提升。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持续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开展跟踪监督,聚焦“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民生实事,推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让农村真正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
促进乡村综合治理。关注乡村文化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移风易俗以及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调研视察村级组织运行、村规民约作用发挥、平安乡村建设等情况,推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发挥代表作用,以“深厚情怀”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和重要力量。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引导代表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建立“代表+专家”智库模式。针对“三农”工作专业性强特点,聘请了若干名在农业技术、乡村规划、产业经济等领域有专长的县人大代表和外部专家,组建农业农村专业代表小组和咨询智库。在开展调研、审议报告前,充分听取智库意见,使监督工作更专业、建议更精准。
打造“田间地头”代表联络站。依托“家、站、点”等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广泛宣传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以及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主体意识,激发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倾听农民心声,收集关于土地流转、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将基层的“金点子”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方策”。
在农业产业重点乡镇、现代农业园区等设立人大代表联络点(站),将履职阵地前移。组织代表定期进驻接待群众,收集民意,并将涉及农业农村的建议直接反馈给农业农村工委,实现了联系群众“零距离”。
组织开展“代表主题活动日”。 围绕特定主题,如“助力春耕生产”“视察美丽乡村”“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定期组织农业农村领域的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经验交流等活动,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合力。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鼓励和支持农业战线的人大代表争当“领头雁”,在推广新技术、发展新业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代表带头干、群众跟着上”的生动局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中“田秀才”“土专家”及“产业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代表立足自身优势,带头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产业融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同时,引导代表在培育文明乡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中发挥积极作用。
强化议案建议督办力度。对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农业农村方面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农业农村工委进行重点梳理和分析,将对乡村振兴相关的代表建议办理作为重点,通过重点督办、现场督办、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推动承办单位认真研究办理,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解决了一批代表关注、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依法行使职权,以“科学决策”把稳强县建设“方向盘”
县人大常委会自觉将人大工作置于全县乡村振兴大局中谋划和推进,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地落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和决策保障。
用好决定权,凝聚乡村振兴共识。依法审议县政府提交的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农业强县建设规划等重大报告,紧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围绕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适时依法作出决议决定,确保县委的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县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加强对财政预算特别是涉农资金安排、使用及绩效的审查监督,推动资金资源更多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集聚。
强化监督权,护航乡村振兴进程。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综合运用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工作评议、代表议案建议督办等多种监督方式,持续跟踪问效。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重点监督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补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等工作,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压实责任、补齐短板、精准施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在丰县走深走实。
规范任免权,建强乡村振兴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相统一,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将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热爱乡村、群众认可、能力突出的干部选拔任用到乡村振兴关键岗位。加强对政府组成部门被任命人员的任后监督,特别是涉农部门主要负责人的工作监督,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履职情况作为监督的重要内容,督促其依法履职,激励其在乡村振兴一线担当作为,确保各项乡村振兴政策不折不扣执行到位。
丰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紧扣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更强烈的担当、更务实的作风、更精准的监督,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县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现代化新丰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司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