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烟草:秋收时节雨绵绵 抢采抢烤显担当

媒体发稿中心 2025-10-29 17:21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烟叶采摘“赶烤”时节。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的烟叶陆续成熟,烟农们纷纷抢抓晴好天气,在田间地头和烘烤工厂忙得热火朝天。

“烟农们有困难时咱们随叫随到,要抓住雨歇晴天窗口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难题。”葛寨烟站站长赵利锋说道。

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洛阳市烟草公司伊川县分公司号召党员们来到葛寨乡烟农张大哥的烟田,帮其减轻不利天气对采收烟叶的影响,分发镰刀等农具,划分责任地块,热火朝天地忙活起来。

FF46145C-8FA3-42EA-AEE1-EC46351902FE.jpeg图为葛寨烟站副站长张洛金示范给烟叶抹杈。

据企媒创氪(WX:qmck555)获悉,技术指导过程中,烟站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党员们细致讲解合理打顶、烟田清洁生产、病残叶的清除集中处理等内容,还结合实际操作演示,增强大家对规范打顶、合理留叶等技术要领的理解。现场听、现场学、现场用,党员们很快就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

“别人家都装炕了,看着天气预报,我都正发愁呢!你们可来了,真是太好了!我今年种了66亩烟叶,在生产的各个阶段,烟站的工作人员都会来到地里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随时帮我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让我对烟叶又有信心了。”张大哥说道。

“同志们,只采成熟落黄的烟叶。雨后的烟叶质地脆、水分大,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破损。”党员们分片包干,深入田间与天气赛跑。”烟站副站长张洛金说:“既要抢时机,更要保质量。”

不仅人靠得住,借助人工智能搬运更是提升效益。针对雨后田间道路湿滑、车辆难通行、搬运不便、效率低的烟田,使用无人机往道路吊运,深入推动现代农业技术与烟叶产业深度融合。

“以前遇到这种天气,靠人工背运,一趟半个多小时,浑身都是泥。现在烟包袱很湿,走着都费劲,让大家背运不仅速度慢,烟叶在泥地里一碰都碎了。现在十几个人在地里采烟,用无人机吊运,半天都能装起一炕烟。”张大哥看着空中往返的无人机感叹道。

“老张,雨后烟叶要先拿水,拿水是关键!注意通风排湿,装起炕先用小风机吹4-6个小时,再用大风机吹8-12个小时,最后开始点火烘烤。”葛寨烟站副站长张洛金解释说,由于今年雨水多,针对不同部位、不同含水率的烟叶,在温度控制、时间掌握、排湿方法等方面不断调整烘烤工艺。

“他们真是帮了大忙,这下不用愁了!”张大哥提起党员志愿者,感动不已。这场空中运输的创新实践,切实提升了运输效率,缓解了烟农的燃眉之急。

“烟农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服务烟农永远在路上。”伊川县分公司主管经理张琳说道。总结雨天服务经验,将“预约收购”“便民服务”等做法常态化,与烟农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努力让烟农更加满意,让烟叶收购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便民的民心工程。(杨利娜 付雅萌)


下一篇: 山东临沂市罗庄区烟草:“青廉”之光照亮成长之路
上一篇: 河南省郑州市北城区烟草:终端改造焕新貌 暖心经营传真爱​
相关文章